苏全有:论民国女性抽烟风习及其成因

苏全有:论民国女性抽烟风习及其成因

有关纸烟风行的记载很多。1920年,署名“老圃”者著文《近世妇女之怪现状》道:“纸烟本外国之进口货,然寻常外国之妇女不吸也,中国妇女,往往以吸烟为漂亮,以吸烟为摹仿欧风,此大误也。”署名“蕴厂”者亦指出:“现代中国妇女,渐喜吸烟,而香烟占其大宗,每日每人平均在一二角左右,以一年计算,将近百元。夫一烟之微,积久遂为大宗之出款,可不惧哉!”1924年,署名“新权”者著文《警告性嗜纸烟之妇女》说:“妇女喜吸纸烟为吾国近来所最盛行之一种恶劣品行,无论贫富贵贱,大街小巷辄见口衔纸烟,欢天喜地,洋洋自得。谁知此种恶习始见之于倡家妓女,今且化及全国,女子公然吸之,与男子无异,舟车旅行,晏会群集,一不顾气味之使人不耐,二不知他人观瞻之不雅,三不惜一己无谓之消耗,四不耻烟气之取恨于人,噫!吾国女界何乐此不疲耶?”1932年署名“松庐”者之文《妇女吸烟与风化》称:“我国妇女吸卷烟的风气,恐怕比日本人还厉害,上而至于贵族化的太太奶奶小姐,下而至于白相人的嫂嫂,都有‘饭后一枝烟,犹如活神仙’之概。”1940年署名“中一”者将抽烟的女同学分为三类:一是有瘾类,“这类人最少……她们仅固定在每天午饭,晚饭后各吸一支。”二是客厅类,“这一类的人较多一些;多是在参加亲友宴会时,装装样子,有的是因不能固却主人招待之殷,有的是平常不好意思抽,此时借机会尝尝烟味,但总都是偶而为之的。”三是幼稚类,“这一类的人最多;家里有人抽烟卷,看着一缕缕青烟从人家鼻子里出来,或者由嘴里吐出一个个圆圈,心里着实羡慕此种技术。于是乎背地无人处也来练习练习……有的也就达到技术成熟的目的,嘴里也可悠悠的吐出一个个圆圈。”

女性抽纸烟问题在文学作品中亦有显现。小说《父女》:她从烟盒裏取出一支烟来,送给那女客:“您抽烟吧。”“谢谢你。”因为是那么专情地注视着,为她的话所惊扰,有一点失措地道着谢。她就划了一根火柴,为客人点着了那支烟。那女客像是很熟练又很巧妙地把那支烟夹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的中间,这可以使人看出她对于纸烟是一个嗜好者。

当时还有因抽烟引发事故的事情发生。纸烟方面,1921年12月6日《申报》载称,“迩月以来,津埠火警日必数闻,损失最巨者,前有平安饭店,今则为第一纺纱厂。查该厂在旧德界外之海河挂甲寺,由天津棉纱商集资开设,费三年经营之力,始行成立,建筑亦颇坚固,开工才及数月,乃昨日(二日)下午三钟,棉花厂女工忽乘监工外出私吸烟卷,致失手将火柴燃着棉花,又因惊慌失措,将已着之棉花乱抖,火势亦即蔓燃,一般女工均纷纷往外逃窜,管理人员开警虽分头灌救,已属无济,迨特别一区及英租界消防队赶到,亦苦厂屋过高,水龙射激匪易,至六钟余,始行救熄。惟地近旷野,北风甚烈,至夜午三点钟,火因风势,又复燎原,后由警厅派保安队数十名,守至天明,始行撤退,约计损失约一百万元,亦巨灾也。”鸦片烟方面,1930年7月28日《申报》载道,“安徽人吴人寿前在前淞沪警察厅卫生科充任助理员,业已赋闲多年,现住闸北虬江路一百零七弄二号,其妻吴李氏(即李莲莲)年三十二岁(系吴之续娶),过门已有十二年,生子女各一,无如该氏素染烟癖,经乃夫谆谆规劝,嘱其戒绝,不图该氏表面上虽云已经断瘾,实则每每乘隙潜出至燕子窠内吞云吐雾,一榻横陈,过其烟瘾,因此乃夫恨之刺骨,出首告发,由警将该氏拘送地方法院,讯供属实,于今七月七日判决监禁二月,并科罚金洋六十元,送往漕河泾第二监狱执行在案。兹吴人寿以伊妻李莲莲怙恶不悛,碍难偕老,紧又向该法院民庭提起人事诉讼,请求离婚”。此外还有因抽鸦片烟入狱的情事发生。

由上可知,民国时期女性抽烟问题广泛存在,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二、外国女性抽烟风习的侵淫

民国时期女性抽烟,有一个以鸦片烟为主向纸烟为主的过渡趋势。如果说吸食鸦片烟乃传承惯性所致的话,纸烟则主要受外国特别是西方女性抽烟风习的影响而渐趋风行。

美国女性抽烟在20世纪上半叶蔚然成风,1921年《申报》载文《美国烟业槪况》道,“二十年前吸纸烟者为一般人所轻视,但至今日凡遇燕会,几无不备有纸烟,即妇女吸烟者,亦复年增一年,各制烟厂为鼓励女子吸烟起见,制有特种纸烟,以应社会之需要,每年出数亦属不少云。”

同年,吕碧城《旅美杂谈》提及了美国对女性抽烟的限制。“凡公共场所多禁妇女吸烟,然并无明文标示,惟见之輙加劝阻而已。六月二十日,下院议员保罗约翰生BavlBJohnson提议,凡妇女于公共场所吸烟,第一次犯者罚洋二十五元,再犯则每烟一支罚洋一百元,地主亦受同等之罚。所谓公共场所者,为大餐间、饭馆、升降梯、街车、载客之公共车、戏园、车站、待车室等以及公司行所,其主人任容妇女吸烟皆受相等之罚。约翰生氏之言曰,吸烟之弊甚于饮韦司忌酒,能弱种族,于妇女尤损其人格之高尚,令人失敬。”国会议员都提议出台针对女性抽烟的制约措施了,于此可知女性抽烟涉及面之广。

以大学女生为例,抽烟成为了时尚。1926年“纽约电讯云,纽约大学华盛顿支校之第二年班女生发出布告谓,向来该校第二年班女生每年举行茶会一次,今年特改为吸烟会,教员见布告不胜诧异。查麻沙超实省工业大学近日已准女生在餐堂吸烟,因此该校女生亦以吸烟为趋时云。”校方的批准,直接催生了女生抽烟组织。1931年有文称,“在每个大学女生休憇室中,就可以看到许多女生在吸烟”。

职业女性中,抽烟也较为普遍。1931年《纽约职业妇女生活》言道,“纽约地方繁华绮丽,尽人皆知,任性放浪的妇女到处可遇,凡是女靠着工作生活的,夜中不能常常出外寻乐,一星期中间有一二次夜中出去就是好了,她也许到一个夜总会去看舞,表演的人大半穿着很少的衣服,妇女们也有抽烟的,许多纽约职业妇女都吃香烟,至于酒类,也尽多喝的,在纽约城里一个女子偶尔吸烟喝酒,品行上不成问题,也不受别人的批判。”

到了1935年,美国女性抽烟更加广泛。“现在街头巷尾,酒徒随处可见,曾忆十数年前,女子不敢当众吸烟,而今则茶坊酒肆大庭广众之间,女子吸烟,毫不为奇。”

在英国,“最先,烟草只限男子享受,到十七世纪初,伦敦有个女子,姓茀利兹,名曼丽,首创女子吸烟的先例,曼丽常穿着男装,身持长烟斗,招摇过市。”

1928年,有报导称,“英帝国烟草市场调查委员会报告:在一九一四年顷,英本国每年烟草销费平均每人占2.4镑(约合我国廿四元),一九二七年增至每人占3.4镑。其原因系妇女界吸纸烟者日多所致。”

随着女性抽烟的发展,带来了烟具方面的针对性变化。“英美烟草商人,因妇女吸烟的日多,所以创制许多彩色的火柴,玩偶的烟盘,精致玲珑的烟匣烟咀等,以投妇女之所好。英国妇女多喜吸木塞纸包头的纸烟,因为不致黏附在嘴唇上的缘故。”

至于具体的英国女性抽烟状况,1930年有报导称,“每年大约有六千五百万镑的金钱,变成卷烟的烟熖,飞舞于英国的天空中,在这巨大的髦费当中,妇女们要占六百万镑,而她们所消费的卷烟,约占三四一七三三三九七○枝。”“英国妇女的吸烟习惯,在过去五年中,已径增加至四倍以上。”“伦敦的一位零卖商人说,‘在我这许多女买主之中,有一位她每天总要吸五十枝卷烟’。”

同年,秋水之文《伦敦女子嗜烟成癖》道,“基于男女平等之观念,二十世纪之伦敦女子,乃无不反其旧习,嗜烟成癖。回忆数十年前,女子吸烟,英美各国辄悬为禁例,尤以公众之地为尤甚。至今伦敦社会,此种禁例,早若具文,家庭之间无论已,公园之中,街道之上,甚而至于戏园车马之间,亦常见老幼男女手持纸烟,入口狂呼,不以为怪。”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纸烟之盛行于伦敦妇女界既似上述矣,然考其盛行之由,则无有知之者,惟据深谙伦敦掌故者言,则有二大原因可述,其一即为世界上纸烟产量之增加日甚,一班巧思之徒,为推广其营业起见,数年前发明一种细小之纸烟,专供妇女之吸用,烟味和顺,装璜美丽,少数妇女初为好奇之故,购而吸之,久之乃成癖,今且风行一时,视为一种惯习矣!其二则为伦敦女子吸烟,英国皇后实为厉阶。伦敦女子虽已盛行纸烟之吸用,然于皇家之园游会中,辄不敢任意为之,良以有皇后在,平民何敢放纵哉?不意年前,在某公爵之宴会上,皇后亦列席,主妇为尊敬皇后起见,事前曾通知来宾,勿在席上吸烟,不意席方半,皇后忽起立,向各处觅纸烟,不得,乃命从者向主妇索取,主妇乃大骇,急备上好纸烟以饷之,来宾之素有纸烟癖者,亦群出其所携,相与吸用,一时烟雾迷漫,皆大欢喜,于是皇后吸烟之事,喧传远近,而伦敦妇女之吸烟,乃益觉无所顾忌矣!”

1937年,冯列山也提到了伦敦的女性抽烟问题。“一个不会吸烟的人跑到伦敦来的确也有许多苦处……苦处在于你随时随地都会碰到这种‘香烟雾’。不但在街头电车,地道车,酒馆,咖啡店等等地方;甚至于就在电影院,戏院,音乐会中这一批绅士淑女们也无不尽量大抽他们的香烟。”

英国女性抽烟比之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女性抽烟竟然与男女平等联系到了一起。正如刘凤生所道,“想世界进化不息,终有一天,妇女们要肆行无忌的吸烟。这桩事虽然小也,可见得男女平等问题,目下仍然是解决不了。”

在法国,女性抽烟也十分普遍,1918年,“法国女子数万人戒吸烟卷,俾以所余者供给前敌兵士。”到了20年代,法国出现“时髦女郎之男子化”,当时“巴黎人指女界短发吸烟者为Garconnier”,即“沾染男子化之女子”。

在德国,1934年宣传部长戈培尔在柏林妇女会议演说,认为“伪君子反对妇女吸烟与烫发,渠殊不为然云”。

在塞尔维亚,由于“东部达纽浦河流域一带地方,繁生了猛烈性的毒蛇,住民被害者,日有听闻,其后发觉为毒蛇所咬,可喷烟草的烟,就可解毒,因此塞尔维亚政府颁布吃烟令,下令男女老小,均须吃烟,并令各小学校教师,指导吸烟的方法,因此该地方的人,人人口衔纸烟雪茄,到处烟雾弥漫,对面亦不见人,尤以妇女们,以吸烟认为最摩登,竞尚新奇。”

在苏俄,莫斯科30年代“大概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妇女都抽烟”。

总体来说,欧美女性抽烟风习浓郁,正如有文章称,“欧美舞台女伶及电影演员,莫不嗜吸纸烟”,餐馆里“座中妇女几无一不口衔纸烟,一如津津有味者”。尽管不时亦有禁烟的政令出台,然屡禁不止。

在亚洲,日本“女子吸烟的很多,尤以职业界为最。咖啡馆侍女,娼妓等更是有特殊的烟量酒量。在公园中也可时常看见年轻的妇女吸烟。五十几以上的曲背龙钟,家内吃黄烟,出外时还吃着香烟”。在缅甸,有旅行者称,“车中缅男女吸烟讨厌,缅女吸烟为普通矣!”

由上可见,女性抽烟在欧美及亚洲的广大地区广泛存在,如此情形,其对我国的影响可知。正如有文章称,“我国的妇女,处处极力摹仿欧美”。甚至初学抽烟的女性,竟有直接抽美国品牌的。其实,不仅仅我国效仿欧美,日本亦如此。如“妇女吸烟之风”这种“欧美之思想,流行于世界,支配世界。故我国(日本)妇女之吸烟习惯,亦甚盛行”。

三、舆论的包容

民国时期我国女性抽烟风习除了受西方影响之外,舆论的包容是又一因素。

1926年1月14日,《晨报》副刊刊载了徐志摩的文章《吸烟与文化》言道:“牛津是世界上名声压得倒人的一个学府。牛津的秘密是它的导师制。导师的秘密,按利卡克教授说,是‘对准了他的徒弟们抽烟’。真的,在牛津或康桥地方要找一个不吸烟的学生是很费事的———先生更不用提。学会抽烟,学会沙发上古怪的坐法,学会半吞半吐的谈话———大学教育就够格儿了。‘牛津人’‘康桥人’,还不够斗(逗)吗?我如其有钱办学堂的话,利卡克说,第一件事情我要做的是造一间吸烟室,其次造宿舍,再次造图书室;真要到了有钱没地方花的时候再来造课堂。”徐志摩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认同抽烟,不啻是对他的膜拜者的指令。膜拜者当中,自然包括不少的女性青年。

1932年,《申报》载文松庐之《妇女吸烟与风化》提出,“据昨日世界社东京通信,政府烟草专卖局,近来公布出售一种专供女界吸用之新卷烟,致引起女界之大反对,各妇女团体纷推代表访问该局长,谓此举无异于政府奖励妇女吸烟,妨碍社会风纪,要求取销出售新烟计划”。“妇女吸烟之有关风化与否,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有趣问题,本来纸烟这样东西是有害而无益,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现在我们所要研究的,是二种问题,一为妇女可否吸烟,二为妇女吸烟是否有关风化”。“关于妇女可否吸烟一层,我以为是绝对可以的,因为揆诸男女平等的原则,男子既可吸烟,女子为什么就不能?关于风化一层,根据这个原则,也是一样,男子吸烟既无关风化,何以女子吸烟就会有关风化呢?难道不良的风纪,是只可由着男子去提倡,女子就不能效法吗?”尽管文章最后落脚在反对妇女抽烟上:“妇女吸卷烟,虽为法律所不禁,但是毕竟造成一种非善良的习惯,在道德观念上讲起来,总以设法消弭为是,本来妇女的消耗品,也实在太多了,假使真以消费平等的理由说起来,就是不许妇女们吸烟,也不为过,因为她们在化妆上服装上处处都比男子消耗得多,吸烟一事,就让给男子们‘专利’吧!但是从正当的原则讲起来,不但女子吸烟应该反对,就是男子吸烟,亦无尝可以允许,真是‘劳民伤财’而结果半点得不到好处,反而有害卫生,这又是何苦呢?”不过,公然否定妇女吸烟与风化的关联,客观上起到了助推抽烟风习的作用。

1932年12月1日《论语》杂志第6期刊登了林语堂的小品文———《我的戒烟》,林语堂在文章中说,“凡吸烟的人,大部曾在一时糊涂,发过宏愿,立志戒烟,在相当期内与此烟魔,决一雌雄,到了十天半个月之后,才自醒悟过来。我有一次也走入歧途,忽然高兴戒烟起来,经过三星期之久,才受良心责备,悔悟前非。我赌咒着,再不颓唐,再不失检,要老老实实做吸烟的信徒,一直到老耄为止。到那时期,也许会听青年会俭德会三姑六婆的妖言,把他戒绝,因为一人到此时候,总是神经薄弱,身不由主,难代负责。但是意志一日存在,是非一日明白时,决不会再受诱惑。因为经过此次的教训,我已十分明白,无端戒烟断绝我们魂灵的清福,这是一件亏负自己而无益于人的不道德行为。据英国生物化学名家夏尔登Haldane教授说,吸烟为人类有史以来最有影响于人类生活的四大发明之一。”林语堂与徐志摩相似,他反对戒烟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强。

1937年,冯列山在随笔中也提到了徐志摩认同抽烟一事。“好像从前徐志摩氏曾经提起过,英国牛津大学教育法的长处在于教授会教学生吸烟。他赞美这个吸烟制度,说是几年以后这批学生一到社会上去便立刻变成了地道的绅士。”

徐志摩、林语堂之外,民国时期的名人当中,瘾君子很多,如闻一多上课时“不仅点燃了自己的烟斗,还让会抽烟的学生都把烟点着,台上台下师生相对吞云吐雾,一起沉浸在文学的意境中,逍遥自在”。此外,还有鲁迅等等,不胜枚举。

1940年,《燕京新闻》刊载《女同学也抽烟吗?》一文,文章称:“烟,据说是能增进人的灵感,助长文思的。文章写不出时,多抽几支烟,灵感那么一动,不朽的杰作也许就可以出现。但是被烟熏得头昏眼花,不辨东西的时候,自然就得算是例外了。以《吾国与吾民》及《瞬息京华》在美国大出风头的林语堂先生,就是主张抽烟最力的一位。”“女同学也抽烟,有人看见这句话也许会大惊小怪。但是,先别着急。请你先问你自己一个问题:‘女同学为什么不能抽烟’?”“总之,女同学也有抽烟的;但她们只是为抽烟而抽烟,并不搬出许多掩饰的理由。她们也不好像与烟有仇似的狂吸,小姐们无论做什么都有另一种风格的。”从男女平等的角度得出女同学可以抽烟的结论,很容易得到广泛认同。

1946年,署名贝多芬的作者在《女人学抽烟》一文中道:“女人能够抽烟和饮酒,也足以引起男人的刺激,有些人对于吸烟和饮酒的女人表示无限好感,虽然这或者仅是一部分人的感觉,超不过也可以说是多数男人有此感觉的,我就是多数男人中的一个。欢场女子之多数有吸烟和饮酒的习惯,根本不是为了自身的享受,自然也只在迎合男人的心理。”

同年,海涛之文《谈女人抽烟》从一个女艺人的自身感受出发,言称,“我在金都上戏时,有一位女同事常常要劝我,她说:一个艺人,一个女艺人,就不应该抽烟,像什么样子,拿着一枝烟,简直是失去了女艺人的风度。我是很难接受别人的劝告的,所以我对于她的好意,只有心领,报以一笑。我并没有戒掉的意思,连‘戒买’‘不戒吸’也不干,我的钱包里,还是一直有一包烟占有一个相当地位。我奇怪,为什么‘一个艺人,一个女艺人’就不该抽烟呢?抽烟会失去一个艺人的风度吗?我不相信,非但不相信,依我看来,抽烟倒是增加一个人的风度的。你看,当一个人坐着无聊的时候,有一根烟夹在你的尖尖的手指间,慢慢儿送到嘴边吸一口,看着吐出来的袅袅青烟,自用你玲珑的手指轻轻弹去烟灰,在沉思中加上这些美的细微的动作,将使人感到像在梦一般的意境中。”“如果在两个人谈话的时候,有了一枝烟陪衬着,也可以把紧张的场面变为轻松,把不能立刻答复的话,在抽一口烟中的时间作准备,当你吐出这一口烟时,一句精警的话,也随时吐了出来,他将提高了别人对你的沽计。”最后文章呼吁道,“抽烟吧!烟会增加你内心的美与外型的美的。”

总体来看,民国时期公然倡导、力推抽烟的舆论自然是非主流的,不过由于其打出了男女平等的旗号,加以名人效应,影响确实不可小觑。再就是一些介绍国外女性抽烟横肆的助推,内外影响的综合交织,以至于民国时期禁烟令成了一纸空文,女性抽烟风习的形成就变得自然而然了。

作者:苏全有,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5

编辑丨关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手机qq怎么发闪照
office365无法登录账号

手机qq怎么发闪照

📅 07-28 👁️ 5069
菽是指哪类农作物?菽的俗称是什么
365平台怎么注册

菽是指哪类农作物?菽的俗称是什么

📅 07-24 👁️ 5467
觳的解释
365平台怎么注册

觳的解释

📅 07-12 👁️ 608
乐高人仔评级大揭秘:从SDCC限定到电镀人仔,收藏家的终极指南!
小米手机怎么设置来电闪光灯
365beat中文版

小米手机怎么设置来电闪光灯

📅 06-29 👁️ 7604
陪球迷过1个月的节,林氏家居打造世界杯宅家新主场
度蜜月圣地
office365无法登录账号

度蜜月圣地

📅 08-01 👁️ 3867
关于地狱的花有几种?盘点四大地狱花_手机网易网
office365无法登录账号

关于地狱的花有几种?盘点四大地狱花_手机网易网

📅 07-26 👁️ 5488
ME(myeclipse)配置Tomcat和部署项目
365beat中文版

ME(myeclipse)配置Tomcat和部署项目

📅 07-14 👁️ 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