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飞 摄
南京城墙
与南京城相伴了数百年
曾是古都的坚实防线
如今,不仅成为“山水城林”
城市景观的重要一环
也筑成了南京独具一格的
文化魅力和古朴厚重的城市底色
今天
一起透过南京城墙古老的城肌
探索这座城市的历史
至今仍存的4座明城门
《儒林外史》中曾提到:“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文中的“里城门十三”指的就是十三座京城城门,也就是今天大家常说的南京城墙的城门。
这十三座城门分别为,朝阳门、正阳门、通济门、聚宝门、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
《儒林外史》中将这十三座内城门编了个顺口溜:“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至于,外郭城所开设的18座城门,却无一留存,但安德门、江东门、尧化门、双桥门等作为模糊的概括性地名,依然被南京人频频使用。
明太祖所建南京皇都城垣与外郭形势略图。图源:智绘江苏
中华门(聚宝门)
中华门明代称聚宝门,因其面对聚宝山(今雨花台)而得名,民间俗称为南门,是南京明城墙13个城门目前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伟、设计最精巧、结构最复杂的城门,有“天下第一内瓮城”之称。
中华门古今对比图
中华门有三重瓮城,呈长方形,上、下两层分布有13个藏兵洞,东、西两侧登城步道也有14个藏兵洞,共计27个,可在战时贮备军需物资和埋伏士兵,据估计可容纳3000人。
因此,和南京其他城门“通道”的作用不同,中华门本身就是一座巨型“防御工事”。遇有敌人强攻时,可将敌兵放进城门欲擒故纵,然后关起各道城门,把敌军截为三段,分别歼灭,达到“瓮中捉鳖”的效果。
汉西门(石城门)
汉西门,位于汉中门市民广场,南京城墙西段。汉西门始建于南唐,初名大西门,缘其南为水西门,时人反用其意,谓之旱西门。因旱、汉同音,久之,遂名之汉西门。
明初朱元璋在南唐“汉西门”的基础上,重修城阙,由二道瓮城、三道城门组成的城堡,规制稍逊于中华门城堡,然而凝重厚实,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属于古城堡中的精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西门地区从南唐以来就是交通出入的要道。明代改建落成后,从城门到汉西门大街的城市干道每天车水马龙,热闹非凡。1955年,汉西门瓮城被部分拆除,城门和其余部分瓮城保留至今,1997年建成汉中门市民广场。
清凉门
清凉门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因坐落在清凉山而命名为清凉门。值得一提的是,清凉山原名石头山,相传诸葛亮曾评价金陵的山川形胜为“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其中“石城虎踞”指的就是石头山。
在南京各段城墙中,清凉门虽个头小,但是历史底蕴深厚。因前有清江河,一度改称清江门。明朝中期,复名清凉门。1990年,南京市政府将石头城辟为石头城公园,清凉门为其南侧重要古迹。
神策门(和平门)
神策门因该地驻扎着精锐禁军“神策卫”而命名,它位于南京市中央门以东、南京火车站以西,玄武湖以北,北面紧挨南京护城河,它是南京明城墙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也是所有城门中唯一保留有清代镝楼(位于古代城墙上端,用来加强防御能力的高台、城楼等建筑)的城门。
1928年夏,神策门改名为和平门,并将神策门瓮城改成大型油库。1956年,南京军区接管此处,仍沿用作油库。2001年,南京军区将神策门油库转交南京市人民政府,辟为神策门公园。
各具特色的“新”城门
现如今,南京的城门远不止明代的遗存。清晚期,南京因城市防御和交通需要增筑瓮城1座,新开城门3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城墙开筑城门8座,改筑城门3座。
玄武门:为中国最早的“世博会”所辟建
清末,为迎接中国首届博览会——南洋劝业会的召开,方便中外宾客游览玄武湖,经奏准辟建了丰润门。丰润门位于江南三大名湖之一的“金陵明珠”玄武湖西侧,它的出现也彻底改变了自明初以来进入玄武湖“必自太平门出,非舟莫渡”的局面。
上世纪80年代玄武门
因时任两江总督的张人骏籍贯为河北丰润,故取名“丰润门”。1928年,丰润门改名为“玄武门”,取意是:“玄武湖泽被民生,玄武门名副其实”。1929年,著名学者蔡元培题写了“玄武门”匾额。1934年,又在原仅一孔的丰润门两边各加筑一门,形成对称,显得更为壮观。
挹江门:南京解放时,解放军经此门进城
挹江门位于南京城墙西线,原名是海陵门,于1914年新开,为中山码头和下关火车站入城的交通要道。
1928年7月,易名为挹江门。1929年,改为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券门,是南京城第一个三孔券门。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从此门进入南京市区。
解放门:“台城”遗址所在地
解放门是1954年新开的一道城门,玄武湖岸边这段从玄武门至太平门的明城墙,是南京城现存最长、最完好、最高大的城墙段。若是在南京城墙各段落中,选一处最具南京特色的观景之地,非台城(解放门段城墙)莫属。
方飞 摄
六朝台城名扬天下,却又无迹可寻。在本世纪初,通过考古发掘,南京文物部门在大行宫地区相继发现了六朝时期的城墙、道路等遗址,科学实证了六朝建康城核心“台城”的真正所在。台城遗址就在今解放门向西延伸出的一段明城墙,而六朝台城东北角的一段城墙遗址正位于六朝博物馆之中。
南京大行宫六朝建康城考古发掘现场
新民门:南京仅存的牌坊式城门
出于城北交通需要,1934年增设新民门,又称“新民门城楼过桥”,介于钟阜门、金川门之间,现新民路西端的护城河西侧。
新民门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西式牌坊的结构形式,到上世纪50年代,南京旧城改建,这批牌坊式城门大部分都拆掉了,唯一保存下来的就只有新民门。
中山门:为迎奉孙中山先生灵柩归葬
中山门位于明代朝阳门旧址,朝阳门因城门位于南京城东,最先迎接太阳而得名。
中山门古今对比图
1928年7月,朝阳门改名为中山门,并沿用至今。次年迎奉中山先生灵柩归葬中山陵,1931年,改筑为三孔券门。1996年,中山门成为沪宁高速公路进入南京城的入口。
集庆门:南京城墙中第一个偶数门
集庆门,位于集庆门大街东端护城河东侧,是南京新开城门之一,1991年,因城市建设和城内交通需要开筑,由于处在集庆路顶端,被命名为集庆门,集庆也是元代南京的称呼。
集庆门为四孔方形城门,是宋代过梁式城门风格。较为特别的是,它是南京城墙中第一个偶数门,门洞数为偶数,开中国城门通道之先河。
你还知道哪些南京城墙的故事?
评论区韶韶~
来源:南京发布、金陵档案
编辑:杜清越
校对:陈媛
责编:张义平、佴超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