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是什么意思,它指的是哪八个人?三位主角的名字就是答案引用1来源1.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5/01/78760372_1139377537.shtml
《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的巅峰之作,全书近150万字,展现了金庸在创作上的深厚功力。然而,这部作品的书名却一直让读者感到困惑:这“天龙八部”到底指的是什么?它是否真的指代书中的八个主要角色?本文将为您揭示这个耐人寻味的书名背后的深意。
(主角三兄弟剧照)
耐人寻味的书名
金庸先生虽然精通文字,但他在给作品命名时往往追求简洁明了。从“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句诗中可以看出,除了《天龙八部》,其他作品的书名都较为浅显易懂。
例如,《射雕英雄传》既点明了郭靖的故事,又暗指成吉思汗的发家史;《神雕侠侣》则直接点明了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主线;《倚天屠龙记》更是围绕屠龙刀与倚天剑的争夺展开,主题明确。
(神雕侠侣剧照)
相比之下,《天龙八部》的书名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如果这“八部”指的是八个人,那么他们又是谁呢?
八位主角?
实际上,“天龙八部”源自佛经,指的是八种神道精怪: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这些神怪各有特色,但它们与《天龙八部》中的角色是否一一对应呢?
书中重要角色众多:慕容复、游坦之、王语嫣、阿紫、阿朱、段延庆、段正淳等,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线。如果要将这八部众与书中角色对应,显然不够分配。
(游坦之、阿紫剧照)
因此,这所谓的八部众,对应的根本就不是八个角色,而是另有深意。
主角三兄弟的名字
让我们从三位主角的故事中寻找答案。
段誉
段誉是书中的第一主角,他出身高贵,得到北冥神功、凌波微步以及六脉神剑三大神功,堪称天选之人。然而,他的结局并不完美。他一心只想娶王语嫣,但王语嫣却始终钟情于慕容复。在新修版中,尽管王语嫣最终投入了他的怀抱,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发疯的慕容复身边。段誉只能将王语嫣视为自己的心魔,选择遁入空门。
萧峰
作为三兄弟中的大哥,萧峰的命运最为凄惨。他身为契丹人之子,却被汉人抚养长大,尽管为丐帮卖命多年,却始终得不到群雄的信任,最终被群雄围杀。后来他遇到了红颜知己阿朱,却又因错信康敏的谗言而误杀阿朱。在宋辽大战中,他虽摆平了宋辽两国的纷争,但因生擒辽帝之举而愧疚不已,最终选择以断箭自戕。
(段誉、虚竹剧照)
虚竹
虚竹是成长速度最快的一位主角,从无名小和尚到绝顶高手几乎是一瞬间的事。他得到了逍遥三老的内力与神功,还与自己的挚爱梦姑走到了一起。然而,在原著最后一回中,金庸让他对段誉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遗憾:“色无常,有生必有死。父母去世,我虽伤心,倒也没想不开。我心里虽不开心,是因为终究做不成和尚。”
(虚竹、梦姑剧照)
整个故事,就是“求而不得”
跌落山崖的“萧峰”最终消失在群峰之间,一向俗气的段誉最终是断了欲念,当了和尚。而虚竹则是苦苦追求的梦姑到头来却是一场虚妄,原来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
正如金庸在开篇释名中所说:“'天龙八部’本来就是神话性的,佛陀说法也多半以神话性的人物作譬喻,有一种比较抽象的含义。抽象则内容较为广泛,包含的范围较大,不像具体之人与事有特定所指……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里没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
说白了,“天龙八部”从来不是指特定的八个角色,而是指芸芸众生,哪怕是身为主角的那三人,也无法得偿所愿,这才是这个故事的核心主旨。
不得不说,金庸确实是在这部作品倾注了最多的心血,《天龙八部》当真是值得反复玩味的佳作。